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,被書名《人生,不能什麼都要》、封面吸引了注意力。
鮮豔色彩,一艘黃色潛水艇上站著一名男子,似乎不是我這年代的。
小野寫的,是我年代的作家,於是就這樣不知道裡面是在談什麼,就把它帶回家了。
小野,是我第一位認識的國內作家,還記得我家書櫃上有一本他早期著作,名為《春天底下三條蟲》,具體內容說什麼,我已經不太記得了。我只依稀記得小野文筆流暢、幽默,即便是當時年少懞懂的小學生,也是讀得津津有味。
後來因為無法面對學業,不愛讀書,整天泡網咖的我,深陷電玩泥淖的我,再也沒有接觸任何文學作品。直到十五年光陰後的今天才又開始讀起了書。
書的背面上寫著一句顯眼的句子
“不管你是什麼年紀,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勇氣與安慰。”
老實說,一開始我覺得這話太過誇大其詞。沒想到看到後來我錯了。認真錯了。
從書的前幾章,就會讓你不想把書放下。
我以為這是本小野探討自己「初老」現象的「回憶錄」,沒想到原來探討的更多的是,我們自身,自己,我。
我很訝異我有許多想法,和小野這麼接近,也有些經歷是相當有共鳴的。
小野提及自己曾在做旅遊節目時,到過菲律賓,身為工作狂的他,只要開啟工作模式,一心只想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。在這樣的狀態,他根本無心在旅遊景點那些好玩的事情上。
這讓我回想起,我曾經有很多次因為出差而到過世界不同的國家,像是瑞士、澳洲、紐西蘭、美國,但每一次的旅行都是帶著任務的,我一心只想要把每一件被交辦的事情,盡全力做到最好、最快。因此我多半埋頭在電腦裡工作,或是多休息讓自己保存專注力與精力。
因此即便我到過遙遠的瑞士,然而我對那裡留下的記憶只有麥當勞一客要500多塊台幣,其餘的時光幾乎都待在會議上。我在雪梨住了半年,沒到過雪梨歌劇院更遑論雪梨大橋,有一次曾有人約我去澳洲美麗森林公園藍山,我以我要趕進度而婉拒了。我在美國好萊塢大道附近住了一星期,經過星光大道好幾回,卻沒認真端詳過腳底下名人們的榮耀。
如同他說「一輩子只想要做偉大的事,卻讓我錯過了許多可以玩的機會,更錯過了很多美麗的風景、快樂的心情和飛揚的青春。」
確實,我總是太過專注在工作上,而沒有讓自己放鬆幾回。我是一個接收到命令,就會拼了命去完成的阿信命。很多時候,我們與許多美好的幸福錯身而過,明明近若咫尺卻又如天上浮雲輕觸不到。等到了錯過之時再來懊悔、悔恨、哀嘆,已經於事無補了。
這告訴我們,做任何事情要「把握當下」「珍惜光陰」,不要以為自己有源源不絕的機會、運氣、福慧。 很多時候,有想法,有一現即逝的靈感,便當下去做,切莫讓懶惰、懷疑自我的雜音阻礙了自己前進的勇氣。我,早在十年前就想寫部落格了,直到現在三十歲了,沒有留下一絲紀錄。那些去過的國家、美麗的風景與人事物,那些有說有笑有淚的時刻光陰,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,也逐漸襯去了它的色調,直到現在那些記憶似有若無。
雖然書名是「人生,不能什麼都要」,貌似警世意味濃烈的告誡文,然在小野細細、慢慢且生活化的咀嚼中,我們透過走入他不同人生的視角,來體驗人生的各種階段與姿態,不論是就學、情竇初開時、結婚生子、初當阿公阿嬤,面臨生離死別等種種歷程,反思我們能用什麼眼光,重新看待我們未來走的每一步。想法轉個彎,可能路的盡頭也會轉方向。
直到最後我也相信了,不論你在人生中的哪一個階段,看完這本書,都會受到鼓舞與啟發。
啟人深思|文摘
「人只要活得夠久,經歷的死亡次數越多,不管是生理上的,或是心理上的,經歷死亡的痛苦和絕望之後的誕生,才是真正的誕生。就是在這樣死亡又誕生的反覆中,人生永遠未完成。」—p22
「一輩子只想要做偉大的事,卻讓我錯過了許多可以玩的機會,更錯過了很多美麗的風景、快樂的心情和飛揚的青春。」—p89
「或許人生真正要學會的便是接受人生的所有可能,包括失去、告別和大大小小的災難,和他們共存,如果可能,享受它。因為這就是真實而不完美的人生。」—p145
「使我產生了親子關係是『相遇』,而不是『擁有』的概念。我們只是注定要相遇,我們發現彼此是如此的相似,於是我們很自然被彼此吸引,進一步相知、相惜、相愛,但是我們各自是獨立的、不相同的生命個體,我們並不擁有彼此。」-p133
《人生,不能什麼都要》
麥田出版。小野 著。
2016年1月 初版五刷。
(平裝)價格320元。244頁。
博客來取書快速連結服務(點此)↓
留言
張貼留言